來自遠方的瓶中信  來自遠方的瓶中信
The Letter in the Bottle
 
作者:凱倫.李布萊希
原文作者:Karen Liebreich
譯者:夏荷立
出版社:商周出版
出版日期:2011年09月04日


歇在海岸邊的一只形狀似淚珠的瓶子,吸引一位英國婦女的目光。是瓶中信。但因為是一封法文信,因此她將信交給懂得法文的友人凱倫來解讀。這封信載滿著一位法國母親思念逝去兒子(莫里斯)的告白,凱倫深受信中傷慟的文字感動,於是決定尋找瓶中信的主人。

一場大海撈針的行動,一個真實故事,兩位母親。瓶中信,將訊息傳遞給未知的對象,似乎是浪漫唯美的象徵之一,然而這個瓶中信,卻像用來裝它的瓶子一樣,是充滿淚水的一封信,由法國的海洋出發,最後飄到英國。從一開始翻譯這封信起,本書作者凱倫隨即淪陷信中不加掩飾的情感,「她是什麼人?莫里斯身上發生什麼事?她現在人在何方?」,她想知道答案,她想知道這位母親是否真的已走出喪子之痛。凱倫首先從法國人口調查展開,歷經地方報搜尋、瓶子製造商、私家偵探、臨床心理學家、救生艇隊、塔羅牌、靈媒、筆跡學家…等等,甚至越洋至法國追查,幾乎你想得到的方法或是專家,她都一一列入行程,拜訪過了,但是全都付諸流水。我很驚嘆作者這種追根究底的毅力,更何況這封信完全沒留下聯絡方式,只憑著幾項似乎毫無幫助的線索(十三歲、莫里斯、長子…)進行尋人計畫,當中凱倫所接觸的大部分人都不抱任何希望,認為根本是徒勞無功來自遠方的瓶中信出版三年後,作者解開謎底了,她如願以償的找到瓶中信的主人了———這是不可忽視的力量。

有人說,生者對逝者的沉重思念,會讓逝者牽掛著人世間,而無法安心投胎轉世。這個瓶中信無疑是母親紀念逝去兒子的一種方式,也是對兒子的"放手",雖然她萬萬沒有想到有人會撿到她的瓶中信,那一刻就像又再度揭起傷疤,但是她轉個念微笑面對,「我認為今天跟你見面不是偶然,這一切都有更深層次的因素。……也許透過這本書,我對兒子的記憶能再重存一次。

凱倫讓每個讀者都成為最後拾獲這個瓶中信的人,不得不說,這段文字在我心中彷彿注入了一股溫流,讓人有種滿滿的感覺。

s.jpg  
--作者凱倫.李布萊希與瓶中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